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社會現象錯綜復雜,信息洪流中真相與謠言交織,令人難辨真假。尤其是一些自詡“公知”的人,背離客觀事實,以片面化、情緒化的言論制造認知迷霧,導致公眾陷入“信息羊群效應”。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社會思潮中,也反映在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跟風行為中。據深交所《2015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》顯示,A股異常波動期間,63%的散戶投資者坦言其交易決策“主要依賴市場傳聞或他人建議”,而非企業財務數據等基本面信息。這一現象揭示了一個共性規律:當群體放棄獨立思考時,信息失真與行為失序形成負向循環,系統性風險進一步放大。
因此,在這一復雜多變的時代背景下,獨立思考顯得尤為重要,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。它不僅是個人抵御認知迷霧、辨別信息真偽、保持清醒和錨定目標的核心工具,更是維持個體理性與集體秩序的關鍵基礎設施。
獨立思考,指的是個體在分析、評估、判斷時,不依賴外部影響或他人意見,而是通過邏輯推理、辯證思維和個人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。它具有自主性、批判性、邏輯性、開放性、包容性和創造性等特點。強調的是邏輯推理,辨證思考,自主判斷。獨立思考不僅能增強自信,避免盲從,還能提升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推動創新與變革。
那么,如何做到獨立思考呢?我認為有三個關鍵步驟:
第一步:知識儲備
知識儲備是獨立思考的基礎。廣泛閱讀、深入學習是獲取知識的最佳途徑。細嚼深研所讀書籍和文章,從中升華出對各種信息和規律的精準把握,做到“學富五車用時裕”,避免“書到用時方恨少”。孔子強調“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”,通過研讀古代典籍,觀察社會現象,升華自己的思想,在思想異常活躍的“百家爭鳴”時期提出了“仁”“禮”“中庸”等思想,成為影響深遠的思想家。亞里士多德師從柏拉圖,但不拘泥于柏拉圖的思想體系。他涉獵邏輯學、自然科學、政治學等多門學科,通過深入的思考和嚴謹的邏輯推理,創立了“形而上學”、“三段論”等理論,為后世哲學與科學奠定了基礎。知識不僅是力量,更是獨立思考的基石。
第二步:革命實踐
革命實踐是檢驗獨立思考真偽與深度的試金石。通過實踐,我們能夠驗證思考的正確性,豐富自身的認知,并激發創新思維。牛頓在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中提出的“絕對時空觀”,曾被視為物理學界的權威理論。然而,愛因斯坦基于對自然界的無限好奇與對科學真理的不懈追求,勇于挑戰權威,通過理性思考,多次實驗,提出了與牛頓理論截然不同的“相對論”。他依據光速不變和相對性原理,進一步將引力解釋為時空彎曲,從而顛覆了牛頓的“絕對時空觀”,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。
同樣,在AI領域,梁文峰創建Deepseek理念與當代主流技術范式在技術創新與實用導向、開源與生態共建、人才策略與組織文化等方面存在顯著區別。他及他的團隊堅守初心,敢于嘗試,不畏失敗,勇于挑戰主流技術范式。通過進行反常識實驗,梁文峰突破了技術瓶頸,實現了模型的輕量化,提高了模型的推理能力和效率,增強了其可部署性。他還獨創了“頓悟時刻”和“知識蒸餾”等方法,進一步提升了模型性能。在資本運作方面,梁文峰堅持不接受外資投資,以確保技術方向的自主性,避免被外資裹挾。同時,他注重人才本土化,致力于構建本土化的技術生態。在技術應用上,他始終秉持“技術向善”的理念,用技術解決社會問題,以初心守護善意,為中國科技的崛起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實踐不僅是獨立思考的驗證,更是推動其不斷前行的重要動力。
第三步:理論升華
理論升華是獨立思考的核心。它不僅能提供分析工具,還能培養批判性思維,激發創新動力。毛澤東不僅具備深厚的理論素養,更在革命實踐中始終堅持獨立思考。他立足中國革命實際,批判性分析敵我形勢,拒絕盲從蘇聯“城市中心論”,創造性提出“農村包圍城市”戰略,并撰寫出《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》等文章指導革命實踐。隨著斗爭深入,他進一步通過《實踐論》《矛盾論》等著作,系統總結“理論結合實踐”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”的方法論,最終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,為中國革命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。理論升華使我們能夠超越經驗局限,形成獨立見解,并在復雜世界中作出理性決策。
然而,獨立思考并非萬能,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容易限入片面,固執己見,甚至與集體智慧脫節,它如同一枚“雙刃劍”,利弊皆存。在獨立思考時需要準確、全面、客觀的分析對待問題和事物,需要海納百川的胸懷,需要相應措施防范認識誤知,需要與集體智慧之間平衡。屠呦呦在研發青蒿素過程過中,既堅持獨立思考,提出研究方向,又注重與團隊合作,聚集體智慧,最終取得了重大突破。茍仲文缺乏對足球運動規律的專業理解,盲目自信,大搞“一言堂”,隨意決策,采取過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,忽視足球發展的長期性和系統性,忽視青訓和基礎建設,過度干預聯賽,破壞職業聯賽的市場化運作,影響了俱樂部的自主性和聯賽的競爭力,給中國足球帶來了深重的傷害。因此,開放心態,有效溝通,靈活調整,聽取意見,決不能缺乏溝通,剛愎自用。只有這樣,才能在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,避免在獨立思考時出現偏差和失誤。
獨立思考既像一把“精神手術刀”,不僅能解剖表象直達本質,而且能在混沌中開辟新路。又似一根“定海神針”,既能在人生旅途中錨定目標勇往直前,又能在世界大變局中防范風險化解危機。對個人而言,它是認知自由與價值獨立的基石,能夠提升決策質量,激發創新動力,增強心理韌性;對于社會而言,它是文明存續與進步的永恒引擎,能夠促進理性思維,推動科技進步,增強文化包容性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堅守初心,獨立思考,運用好批判性思維,才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自我錨定,走向未來。
本文作者系吉首監獄二級高級警長 向希望
責編:李穎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